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站点首页 >> 学院动态
建VR创作组促特色发展 文理学子VR作品再创佳绩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07     
    

寒假期间,历时八个多月的国内VR视频制作最高赛事“青年之声‘潍坊杯’VR制作大赛”圆满落幕,由我校文学与传播学院张桢、曾美静老师指导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创作的VR纪录片《佳露》斩获了大赛的最高奖项——特等奖,又一次成为了本届比赛的最大赢家。

此次大赛由共青团中央影视中心联合潍坊市政府、共青团“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以及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主办,面向全国各大高校和青年组织征集作品,自去年5月发布消息到作品截止征集时,全国共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40多所高校参与,参赛人数近4000人,参赛作品530多件。

在颁奖典礼现场,VR纪录片《佳露》得到了组委会和评委会的一致好评,给与会的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联盟、山东电子协会、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北京股权投资协会、清华大学、歌尔、PICO、新浪VR、VeeR、华为等单位和组织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捷报频传

本届大赛,我校除了VR纪录片《佳露》斩获全国特等奖,我校报送的VR纪录片《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青春文理飞扬》《巴蜀盘歌》也获得了全国优秀作品奖。这已经不是文理师生第一次在VR视频制作大赛上载誉而归了,在2017年首届的 “青年之声·我的校园我的梦”VR视频制作大赛中,由张桢、安前进老师指导的VR纪录片《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获得全国最佳创意一等奖,VR宣传片《青春文理·青春梦》获得全国最佳作品一等奖、最佳艺术效果二等奖,VR纪录片《巴山深处的女红军》、VR宣传片《凤凰欲飞》获得全国优秀作品奖,在上一届的比赛中,单项奖一、二等奖仅各设了四项,我校报送的作品就斩获了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也是上一届比赛的最大赢家。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被我国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并写入了国家“十三五”规划。而作为即将引发第五次传播技术革命的虚拟现实技术,正是中国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技术倚赖之所在。一个坐落于我国川东北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在缺乏区位优势的情况下,究竟是凭着什么样的原因在正蓬勃发展的VR视频制作领域屡次捷报频传?

二、真实动人的《佳露》

经过反复讨论筛选主题,创作团队最终选择了“山村里的留守儿童的一天”作为创作题材。据创作团队介绍,如今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种现象,这些孩子目前的内心缺失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及整个社会的未来,多一份关怀,未来就多一份美好。创作团队希望能通过VR视频技术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进入主角的时空,认识更加真实的“留守生活”。

2018年夏天,团队成员匡建州、陈俊科和张晓疆一行三人了解到宣汉县峰城镇葫芦小学有几位留守儿童,经过实地调研考察,他们最终确定了不到10岁的小佳露作为拍摄对象。小佳露并不是专业演员,拍摄初期,她时常因为不适应镜头而多次NG,但在几位哥哥的悉心引导下,她渐渐地放开了,为观众呈现出了自己真实的日常生活。

创作小组的组长匡建州同学告诉记者,短片中期拍摄的时间并不长,最耗费时间的是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为了最大程度保留影片真实感和沉浸感,对佳露的留守生活进行全景再现,15分钟的短片,他们花费了差不多近一个月的时间在VR技术应用学习和后期制作上。当观众戴上VR眼睛,看到漆黑的屋子、微弱的光,一双小手麻利地穿衣洗漱,稚嫩的笑脸就映在眼前时,很多人都沉默了,摘下VR眼镜的时候,不少人已是眼角潮湿。现场许多看完影片的观众表示,“《佳露》将VR艺术特质运用得极为巧妙,整个作品的拍摄视角极为独特,极具感染力,孩子真实自然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和一言一语都真实自然地打动了观众的内心”。

“那样艰苦的环境,我们几个男生都连连叫苦。”事后,匡建州向记者讲到,拍摄期间,他们和小佳露的家人同吃同住,睡着硬板的床,吃着无味的菜,每天与小佳露一道走40多分钟的上学路……他们既心疼小佳露,又更加坚定了一定要认真完成好作品的创作,团队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得知《佳露》获奖后,创作团队感慨道,他们不仅是要展示VR应用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准,更多地希望通过影片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三、传承红色基因的《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巴山深处的女红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作为川东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学院坐落在达州这片红色热土上。常年的红色文化晕染,让文理学子的内心深处都不自觉地烙下了红色文化的烙印。历史不能忘记,如何将红色文化传承下来,传播出去,在进行VR作品创作的时候,不论是第一届参赛团队还是第二届参赛团队都不自觉地把选题范围锁定在了达州深厚的红色文化上。

从《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到《巴山深处的女红军》,再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正是依靠着对红色文化的高度信仰,对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呈现,让文理学子的作品一次又一次脱颖而出,打动了评委和观众。

历史在悄然暗淡,一位位老红军悄然而逝,那段轰轰烈烈的岁月到最后能有多少人了解?《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通过一位位老红军的回忆,将那段已经逐渐陷入沉睡的岁月重新唤醒,也将那段远离我们的岁月带至你我眼前。窄窄的小屋,昏黄的灯光,预制水泥板砌成的碗柜并着一个木制红色的碗柜安稳地靠墙而立,柴火堆积在屋角,老人就在碗柜同柴火的中间生一堆炭火取暖。视频中的这位年过期颐的老人名叫曾云清,在作战中腰部膝盖眉骨均中过子弹,如今行动极为不便,从十年前开始便一直呆在家中未出远门,每天都在老屋里烤火取暖。老人的口齿已经不太清楚了,只听着他模糊不清的语调,仿佛就能看到他祖国深切的热爱和对战友诚挚的思念。

《巴山深处的女红军》的主人公是川陕苏区万源市103岁的老兵王世礼,VR视频中,当垂暮老人追忆起意气风发的戎马生涯,眼神还满是奕奕神采,足以让人感受到她身上尘封已久的光荣与骄傲。“感触最深的就是去见红军奶奶的时候,一百多岁了,真的挺激动的,莫名其妙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看着老一辈饱经沧桑的脸,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儿”。尽管在VR视频创作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是《巴山深处的女红军》拍摄团队一直坚定信念,哪怕连一秒的放弃念头都没想过。创作团队秉承着玉汝于成的红色精神,并不只是为了团队的荣誉,更是为了向全国展现承载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基地——达州。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所呈现的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当拍摄的小组到达现场,来到烈士们长眠的陵园时,铺满山坡的无字碑彻底让大家明白了什么是信仰!没有姓氏,没有名字,只有一座座低矮的白色墓碑,一个个红色的五角星,正是这些数以万计的无名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时光。 

达州这片红土孕育了张爱萍、陈伯钧等22位共和国将军,走出了王维舟、杨超等100多位省部级以下重要领导干部,涌现了李家俊、徐彦刚等80多著名烈士和无数的仁人志士,共和国的300多位将帅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曾在达州留下了深深的战斗足迹。而今,四川文理学院的师生们满怀一腔红色热血,用全新的VR技术将那红色的历史刻印在我们的心中——那些不被时光遗忘的老人和红色历史更应该被当下的我们永久地铭记。

四、组建VR创作团队,筹建“青年之声”VR工作站

每一朵鲜花绽放的背后,都离不开一群辛勤的园丁。每一次文理学子在VR视频制作领域绽放光彩时,都离不开专业老师们的用心指导和培养。

2017年,是四川文理学院与VR视频制作结缘的第一年。在四川文理学院积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和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大背景下,文学与传播学院的院长杜松柏、书记赵定贵和全院老师一直在积极思考如何发挥出学院各专业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张桢副书记、副院长和安前进老师在外参加培训学习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了虚拟现实产业,并立即被虚拟现实产业的广阔前景所吸引。凭借着对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这两个专业的深度了解,两位老师立刻嗅到了两个专业在虚拟现实产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机遇,虚心向业内大咖们学习探讨VR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和应用开发技术,与虚拟现实结下了不解之缘。借助学习到的新技术和主办方提供的唯一的一台VR拍摄设备,两位老师率领两个精心挑选的学生团队,报名参加了2017年的首届“青年之声·我的校园我的梦”VR视频制作大赛,指导带领学生创作了四部VR作品,从学生的技能培训到后来的作品创作,漫长的攻关之路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连续两届的VR创作参赛,从选题、文案、拍摄、剪辑、配音到最后的包装输出,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凝聚了师生团队的用心创作和打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这些创作团队凭借令人感动的选题和故事、独特的拍摄视角、巧妙的无技巧转场和精良的后期制作,不仅收获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进步,还收获了荣誉,第一届获得了总价值四万多元的两台观界四目4K全景摄像机、一台GoPro双目4K全景摄像机的奖品,本届又获得了总价值五万多元的VR全景摄像机、拼接主机和VR一体机的套装大礼包奖品,连续两届的获奖团队都将这些奖品无私贡献给了筹建中的“青年之声”VR工作站作为公共资源进行使用,并不断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让学院更多的热爱VR技术的师生创作团队能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资源进入更加深入的学习,争取创作更多更优秀的VR作品呈现给观众。

创作团队的每一名师生内心都是充实的、满足的,他们说:“我们用心付出了,我们全力奋斗了,我们实实在在收获了成长与进步,就足够了。这只是一个起步,却让我们也望见了光亮的未来。” 望见光亮未来的不仅仅是文理学子,还有未来的VR工作站。目前,VEER、新浪VR频道已经主动对接我院,并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在内容生产和发布上签订一些合作协议,展开深度合作。

未来已来,远方可期!

报道撰稿:曾美静、张桢

    联系我们
  •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地址 :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
  •   邮编:635000  意见箱:sasu_wcxydzb@126.com
  •   ICP备:蜀ICP备06020089号-1  [管理入口]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