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学院特邀万源市第三中学冉启东老师,作“发现水晶兰”生成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分享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周丽主持。

讲座中,冉启东从“生成式研究”、“生成式学习”、“生成式研究性学习”三个核心层面为题,围绕深度学习与教学创新的内涵作全面讲解。她指出,要引导学生以科学家的研究状态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
冉启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讲述了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意外发现珍稀植物“水晶兰”的完整案例。她表示,“发现水晶兰”案例正是“生成式研究性学习”的典型应用——教育应高度重视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就像水晶兰无需“叶绿素”这一传统植物优势,依然能在适宜环境中坚韧生长、绽放一样,每个学生都应该在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中实现价值。

副院长周丽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她指出,教育需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真实世界,在实践中培养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达成深度学习与自我超越的目标。她向在场学生呼吁,要珍惜大学时光,主动规划人生方向,积极走进生活实践场景,践行“把科研做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将专业所学与国家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学院副院长周丽、部分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与此次讲座。
摄影:吴绍群、张宜彤 初审:伏婷、刘相廷 二审:成立 审核:曾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