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文传博士沙龙第4期暨四川文理学院塔石人才特区学术沙龙第1期在艺术传媒大楼1007会议室召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娟、科技处副处长刘笃晋、文学与传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博士及科研骨干教师代表参会。此次学术沙龙由学校党委组织部、科技处主办,文学与传播学院承办。
赵娟对该沙龙的筹备情况、目的、意义进行说明。她指出,人才工作至关重要,学校将进一步明确办学思路,对人才的培养倾注更多心力与关注,助力学校科研更上一层楼。刘笃晋对该沙龙运行方式、机制进行说明。他强调,学校科技处对学术沙龙活动给予全力支持,学校将提供经费保障,完善激励措施,为学术沙龙提供条件保障。同时,他积极倡导教师们携手开展集体科研,激发思想碰撞,汇聚团队力量。
本次学术沙龙由周丽博士主讲,曾宪文担任学术主持人。周丽博士围绕“询唤、模塑、自觉:景迈山古茶林申遗进程中原住民的文化认同与主体实践”这一主题,从物理、精神、制度空间讲述景迈山的申遗过程。她认为,在文化建构论下,横向与纵向的组织通过他者比较、外力模塑、文化记忆询唤世居民族内在文化基因,确认世居民族的主体性,增强文化认同,重建在地团结,以申遗促进了边疆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吴健康博士、王欣璐博士与谈,与会教师进行学术讨论。与会者表示深受启发并就各自领域的问题与困惑展开深入交流,提出了各自独特且富有深度的见解。这次学术讨论为多视角的课题研究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
曾宪文强调教师应将专业知识与现实需求结合,让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实践。他表明,田野调查在学术研究中至关重要,不仅能丰富研究视角,使成果更贴近实际,而且可以为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博士沙龙是文传学院的特色学术活动之一。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完善科研管理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持,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着力培育高质量科研成果。
摄影:孙慧、钱俊丞 审核:曾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