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和定点帮扶万源的工作要求,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7月5日至12日,文学与传播学院“阳光同行,乡约振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行10人,到万源市快活坪村委会“阳光驿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
据了解,“阳光驿站”是万源妇联系统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重要平台,主要以儿童发展和保护为核心,通过提供综合性、一体化的服务,满足儿童和家庭需要,为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7月8至10日,团队成员在“阳光驿站”有针对性地帮助10多位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实际需要答疑解惑,辅导他们的语文、英语、物理等科目暑期作业。
活动中,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开展读书分享会,打羽毛球等特色课程,通过趣味互动既培养了儿童的文化底蕴,也帮助他们建立友谊,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7月11日至12日,实践团来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烈士陵园、红军公园学习红色故事,传承红军精神。
万源保卫战是关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生死存亡的一次决战。坚守在万源主战场的红四方面军40个团8万多指战员,在徐向前、陈昌浩、李先念等指挥下,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140多个团26万余人的围攻,歼敌6万多人,俘敌2万余人。
走进展厅,红军将士雕像巍然挺立,浴血奋战场景图栩栩如生。泛黄的老照片,斑驳的长矛,生锈的卷口大刀,豁口波浪起伏的大水缸......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先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笋子梁十二勇士的故事。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农村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现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阅读兴趣,他们将理论知识切实应用于实际,积累了教学经验,提升了自我的活动策划和组织能力,更近距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艰辛奋斗历程,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初审:刘清花 复审:季晓林 终审:冉林